2012年9月7日 星期五

〔歡迎參加〕2012年第二十三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




























2012年第二十三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

一、會議簡章 此下載PDF檔案



會議緣起:為推動佛學研究風氣,提供各大學院校及佛學院所學生參與學
           術論文發表的機會,並藉此培養青年學子對論文的撰寫、發表
           及討論等能力的訓練,進而達到學術交流與互相切磋的目的。

會議地點:元亨寺 (804高雄市鼓山區元亨街7)

會議時間:民國101922(星期六)
           上午930分至下午640
會議網站:第 23 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
           網址:2012conference.blogspot.com
電子信箱2012buddhism.conference@gmail.com 

主辦單位:元亨佛學院 / 電話:(07)533-0186521-323639
           中華慧炬佛學會 / 電話:(02)2707-5802 分機202


協辦單位: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福嚴佛學院、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華嚴專宗研究所、圓光佛學研究所、法鼓佛教學院、佛光大學研修學院佛教學系、香光尼眾佛學院、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以上按輪流主辦次序排序)


二、開幕及閉幕典禮程序表 此下載PDF檔案


一、開幕典禮
() 大會開始
() 全體起立、主席就位
() 向佛陀聖像行三問訊禮 (一問訊、再問訊、三問訊)大眾請就座
() 主席致詞 
      1.貴賓介紹
      2.協辦單位介紹
() 禮成



二、閉幕典禮
() 全體起立、主席就位
() 向佛陀聖像行三問訊禮 (一問訊、再問訊、三問訊)大眾請就座
() 主辦單位致謝詞
() 移交下屆主辦單位
() 禮成





三、計時方式及注意事項 點此下載PDF檔案


四、議程表 此下載PDF檔案 


民國101年9月22日(星期六)
08:30-09:30 (60分鐘) 報到
09:30-10:00 (30分鐘) 開幕典禮 / 大合照
10:00-10:15 (15分鐘) 茶點時間

時間 論文類別 主持人 發表人 講評人
姓名 / 所屬單位 姓名 / 學校 論文主題 姓名 / 所屬單位
A1 10:15-12:15
(120分鐘)
戒律與華嚴 賢度法師
華嚴專宗學院院長
(戒律)釋宏敬
元亨佛學研究所 三年級
試論持戒對人間淨土的影響 惠謙法師
圓光佛學院副院長
(戒律)釋性因
香光尼眾佛學院 四年級
佛教僧團滅諍人員條件初探—以《十誦律》為主 惠敏法師
法鼓佛教學院校長
(華嚴)陳彩月
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 二年級
從「願善決定」談菩薩發心─以《八十華嚴經》初歡喜地為主 郭朝順
華梵大學文學院院長
(華嚴)范明麗
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 二年級
《華嚴經》〈入法界品〉普眼長者之醫療觀—以《四十華嚴》為主 郭朝順
華梵大學文學院院長
B1 10:15-12:15
(120分鐘)
如來藏
唯識
般若
陳美華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教授
(如)林維明
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班 四年級
《佛說不增不減經》的「眾生界不增不減」觀點探討 圓信法師
福嚴佛學院授課教師
(唯)楊國寬
華梵大學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班 五年級
宗喀巴對唯識宗義的看法─對《解深密經》「賴耶說」的詮解與發展 滇津明就格西
印度色拉寺第一等格西
(般)釋道一
福嚴佛學院研究所 二年級
「無生法忍」暨「入菩薩位」之探討─以《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及《大智度論》為主 蔡耀明
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般)釋真傳
壹同女眾佛學院研究所 一年級
《小品般若經》「諸法無受三昧」意義之再探 開仁法師
福嚴佛學院授課教師
C1 10:15-12:00
(105分鐘)
天台 陳清香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
釋地寬
法鼓佛教學院碩士班 二年級
再議天台漸次止觀與化法四教之關係 仁朗法師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助理教授
釋果崇
圓光佛學研究所 二年級
智顗十種三法形成和義涵探究—以《金光明經玄義》為中心 杜保瑞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曾堯民
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班
唐代法華道場的設置及其發展 尤惠貞
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副教授
  12:15-13:30
(75分鐘)
午餐  /  主協辦單位會議
A2 13:30-15:15
(105分鐘)
淨土 郭朝順
華梵大學文學院院長
釋有因
佛光大學
佛教學系研究所碩士班 二年級
A Study on the Admonitions of Pure Land (Jingtu Jingyu) by Xingce
行策《淨土警語》之研究
蔡耀明
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釋見空
圓光佛學研究所 二年級
善導「三福」與「九品」之探討-依《觀經四帖疏》為主 會靖法師
華梵大學副教授退休
劉峻佑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班 二年級
《十住毘婆沙論》影響善導念佛思想之研究 周伯戡
佛光大學佛教研修學院教授
B2 13:30-15:15
(105分鐘)
禪宗 仁朗法師
華梵大學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助理教授
釋有弘
佛光大學
佛教學系研究所碩士班 二年級
A Study on the Chanzong Zhizhang by Xinghai
行海《禪宗指掌》之研究
越建東
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副教授
釋會崇
南華大學
宗教學研究所碩士班 二年級
探明菩薩乘「禪觀」要義 永東法師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系主任
曾繁玲
華梵大學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班 二年級
禪宗初祖到六祖的傳法偈思想要義解析 果暉法師
法鼓佛教學院佛教學系主任
  15:15-15:30
(15分鐘)
茶點時間
A3 15:30-17:30
(120分鐘)
原始佛教 周伯戡
佛光大學佛教研修學院教授
釋明法(Dhammaratana)
華梵大學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班 二年級 
探討早期佛教的「覺之道」  覺明法師
南華大學宗教學系助理教授
羅侯羅(Bhikkhu Rahul Ratna)
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班 一年級
The Doctrine of Not-Self as Right View Early Buddhist Approach to Awakening
非我論為正見:原始佛教門徑解脫之方法
林崇安
圓光佛學研究所授課教師
釋秀定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三年級
佛陀的緣起時間觀初探-由六師外道的時間觀談起 見可法師
香光尼眾佛學院副院長
王美瑤
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班 二年級
從佛經的教導拉出生命的主軸而帶出生命之出路─以《雜阿含經》為主要依據 慧開法師
南華大學生死學專任教授兼代理校長
B3 15:30-17:15
(105分鐘)
其他 蔡耀明
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釋道禮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四年級
清末楊仁山居士佛教教育理念之初探 顯慧法師
元亨佛學研究所授課教師
郭捷立
法鼓佛教學院
佛學資訊組碩士班四年級
利用分類演算法來判別早期漢譯佛典之朝代—以東漢、三國、西晉為對象 許志堅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彭慈雲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四年級
大專青年學佛運動初探─以大專女學生齋戒學會為例 陳玉女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綜合座談會
17:40-18:20
(40分鐘)
主持人 與談人
惠敏法師
法鼓佛教學院校長
林崇安
圓光佛學研究所授課教師
慧開法師
南華大學生死學專任教授兼代理校長
會常法師
元亨佛學院授課教師
仁朗法師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助理教授
18:20-18:40
(20分鐘)
閉幕典禮
18:40 圓滿賦歸~明年再見



五、交通資訊及接駁車 點此下載PDF檔案

      地址:804高雄市鼓山區元亨街7
      電話:(07) 521-323639 元亨寺









《自行開車》

  元亨寺位於鼓山區的壽山山麓,中山高(國道1)→接國道10號→往中華路方向走→順著路標下翠華路→接九如四路→遇銘傳路右轉接鼓山三路即可抵達。

《大眾運輸工具》

一、 台鐵→公車


    搭乘台鐵者,可在「高雄火車站」下車後,轉乘56路公車(往壽山動物
       ),至「元亨寺」站下車。

二、 高鐵→計程車
     在「高鐵左營站」第5號出口處搭乘排班計程車,大約1520分鐘便 
     可抵達元亨寺。

三、 高鐵→元亨寺接駁車
抵達:9/22早上8:309:00 在「高鐵左營站」出口,位於Starbucks
      (星巴克)咖啡店旁的第1出口處,會有專人引領。
回程:9/22晚上7:00 7:30 於「發表會現場門口」集合上車


六、食宿與接駁車需求表 點此下載WORD檔案

七、旁聽報名表(個人) 點此下載WORD檔案

八、旁聽報名表 (團體報名) 點此下載WORD檔案

、發表論文









2012年2月2日 星期四

2012年第二十三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 徵稿啟事

2012年第二十三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
徵稿啟事(含報名表暨論文摘要):點此下載WORD檔案  點此下載PDF檔案


    2012年第二十三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
            徵稿啟事
                                   公告日期:20120201

壹、會議名稱:第二十三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
貳、會議時間:2012922日(星期六)
參、會議地點:高雄元亨寺(高雄市鼓山區元亨街七號)
肆、主辦單位:元亨佛學院、中華慧炬佛學會
伍、協辦單位:按輪流主辦次序排序
       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佛光大學樂活生命文化學系
       福嚴佛學院、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華嚴專宗研究所、圓光佛學研究所、法鼓佛教學院
       佛光大學佛教研修學院佛教學系、香光尼眾佛學院、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陸、申請資格:國內各佛學院所大學宗教系所或其他相關系所學生。
柒、徵稿主題:佛教經論與文獻研究,或任何與佛教相關之議題。
捌、錄取篇數:20-30篇。
  一、由主、協辦單位各推薦二篇論文參與發表,所推薦之論文請蓋單位印信,不需審查。
  二、其餘篇數開放給各佛學院所大學宗教系所或其他相關系所學生,由主辦單位成立「論文審核委員會」
    審查發表者摘要。
玖、徵稿方式、期限與語言
  一、有意投稿者,請於2012510前,繳交報名表暨論文摘要(800-1, 000字;請清楚說明問題意識、研
    究背景與必需性、計畫內容、可能的結構安排、預期成果、文獻目錄與其他參考資料),依下列方式送
    審:
    1.紙本:A4紙本4份,寄至「10656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27010號」(請於信封外註明「投稿第二
     十三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
    2.電子檔:DOC檔及PDF檔各一份直接傳送2012buddhism.conference@gmail.com
  二、審查入選者,將於2012524前另行通知。入選者請於2012730日前,將論文依下列方式送審:     
    1.紙本:A4紙本4份,寄至「10656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27010號」(請於信封外註明「投稿第二
     十三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
    2.電子檔:DOC檔及PDF檔各一份直接傳送2012buddhism.conference@gmail.com
  三、中文、英文投稿皆可,會議發表時亦可選擇採用中文或英文。
拾、論文格式與相關事項
  一、論文格式,如附件。
  二、會前單篇論文PDF檔將公開於「第二十三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網站
    (2012conference.blogspot.com),不另郵寄「會前論文集」。會議當天不提供裝訂論文集,僅提供單
    論文,會場亦提供無線網路服務,歡迎與會者自行攜帶筆記型電腦連線大會網站參閱。
  三、大會發表過之論文,原則上經指導老師督導作者修正,及講評者再次審閱通過並推薦刊登後,才由主辦
    單位彙編到「會後論文集」內,否則不予刊登。所刊登論文版權屬主辦單位所有,並將公開於「第二十
    三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網站。
  四、確定刊登之論文,請於20121115日前繳交電子檔(DOC檔及PDF檔)。
  五、「會後論文集」之彙整,將依所寄來之PDF檔原稿,列印裝訂,不重新排版。所繳交之論文,請一律依
    規定格式書寫(參閱第拾貳項),否則不予刊登
  六、「會後論文集」彙整後,將寄贈發表者、評論者與主持人;其他與會者,則根據有意願索取者所填寫之
    資料,郵寄贈送。
拾壹、聯絡電話及地址
  聯絡人:第二十三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籌備處秘書組
  E-mail2012buddhism.conference@gmail.com
  網  站:2012conference.blogspot.com
  電  話:(02)2707-5802分機202活動組
  傳  真:(02)2708-5054
  地  址:10656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27010
拾貳、論文參考格式
  一、全文字數以不少於八千字,不超過二萬字為限(含附錄及注腳等全文)。
  二、請務必使用Win-word文書處理系統,以利排版。並請檢附DOC檔及PDF檔各一份,特殊字型請附上造字
    檔,用電子郵件傳遞
  三、邊界:上下2.5cm,左右3cm,不留裝訂邊。
  四、每篇論文首頁請檢附
    1.題目:標楷體18級,置中。
    2.作者姓名:標楷體12級,置於題目下方一行之中央處。
    3.作者就讀學校及系所年級:標楷體12級,置於姓名下方一行之中央處。         
    4.中英文摘要(1,000-1,500字),新細明體12級。
    5.關鍵字:至多5個(新細明體10級加黑),置於摘要下方。
    6.英文和阿拉伯數字請採用Time New Roman字型。
  五、第二頁正文開始
    1.正文:新細明體12級。
    2.引文:標楷體12級。
    3.隨頁注腳:新細明體10級。
    4.英文和阿拉伯數字請採用Time New Roman字型。
    5.巴梵等羅馬轉寫字請統一採用 Time New Roman 字型或 TS字型共有四個檔請區別使用。分為小寫字、
     大寫字及斜體大、小寫字四種。輸入時,請指定視窗之字型即可。

TS
如:
Shift
A
Shift
I
I
Shift
L
L
Shift
R
R
Shift
J
J
Shift
N
N
Shift
S
S
Shift
C
C
Shift
G
G
TS-La
如:
Shift
A
A
Shift
C
C
依此類推
      I.  (一般用)正體小寫用TS字型
      II. (人名開頭用)正體大寫用TS-La字型
      III.(書名用)斜體小寫用ts-it字型
      IV. (書名開頭用)斜體大寫用TS-La字型
        (請上網站下載,加入控制台之「字型」內)
    6.請於論文末統一書寫「參考文獻」。
  六、標點符號用法
    1.引用之書名及學報名:中、日文以《 》,英文以斜體字表示。
    2.章名、論文名:中、日文以〈 〉表示,英文以正體字,但加“ ”表示。
    3.專有名詞及引文:中、日文以「 」,英文以“ ”表示。
    4.獨立引文,內縮 3 格,成一獨立方塊,引文文字請一律使用新式標點。
    5.論文標題層次體例:請照 一、(一)1. (1) 依序論述。
    6.中英紀元年代,及文字敘述中之數字,請以阿拉伯數字書寫。
  七、注腳格式
    1.正文中的注腳號碼以阿拉伯數字表示,後空一格。題目、摘要頁請不要加注,注腳請由內文頁開始。
    2.以隨頁作注方式表示,一律置於每頁的下方。
    3.使用格式如下:
     (1)引用藏經
        A.引用佛教藏經等原典時,如果使用略符,請說明略符使用方式。
        B.引用藏經時,請依序標冊碼、經號、頁碼、欄次、行碼,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
         藏》冊10,第 279號,頁29916
         若是採用「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稱 CBETA)之資料,請以下列方式列出:《大方廣佛華嚴經》,T10, no. 279, p. 299b16
        C.如果引用《續藏經》,CBETA標明三種不同版本出處,例如﹕《天聖廣燈錄》,(CBETA, X78,
          no. 1553, p. 420, c17-p. 421, a6 // Z 2B:8, p. 298, d6-p. 299, a1 // R135, p.
          596, b6-p. 597, a1),請選擇其一種列出。
         例如:《天聖廣燈錄》,X78, no. 1553, pp. 420c17-421a6
     2)注腳中引用專書和論文之格式,如下:
         李志夫,《摩訶止觀之研究》,頁150-151
         黃啟江,〈張商英護法的歷史意義〉,頁123-166
         William F. Powell, The Record of Tung-Shan, pp. 1-20.
         Peter N. Gregory, “The Vitality of Buddhism in the Sung,” p. 18.
  八、頁碼:頁尾置中。

拾參、參考文獻格式(請置於文末)
  一、參考文獻排序方式:
    1.中、日文專書論文等依作者姓名之筆劃排序,西文專書論文等依作者姓名之字母順序排序,網路資源
     亦依筆劃或字母順序列於最後。
    2.同一作者文獻,依出版年代排序。同一作者同一年有數項著作時,再以 abc……順序排列。
  二、參考文獻格式與順序如下︰
    1.原典文獻(漢字依筆劃排序。巴梵藏文獻在後,依字母順排序。)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10,第 279號。
      或《大方廣佛華嚴經》。T10, no. 279
     《天聖廣燈錄》。《續藏經》冊78,第 1553號。
      或《天聖廣燈錄》。X78, no. 1553
     《酉陽雜俎》。《四部叢刊初編子部縮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後漢書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中日文專書、論文、網路資源等
     水野弘元(1995)。〈諸法句經の偈の比較對照〉。《佛教研究》24。頁5-76
     朱秀容(1994)。《孤山智圓之研究》。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
     印順(1950a)。《中觀今論》。香港。(臺北:正聞出版社,1971年重版。)
     印順(1950b)。《性空學探源》。香港。(臺北:正聞出版社,1971年重版。)
     舟橋一哉等著(1993)。《佛學研究指南》。關世謙譯。臺北︰東大出版社。
     李志夫(2001)。《摩訶止觀之研究》。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20。臺北:法鼓文化。
     荻原雲來編(1979)。《梵和大辭典》。東京:株式會社講談社。(1987年,第一版第三刷)
     黃啟江(1996)。〈張商英護法的歷史意義〉。《中華佛學學報》9。頁23-166
     釋恆清(1995)。〈《寶性論》的研究〉。釋恆清主編,《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
       華誕祝壽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數位學習研究室,「教師入口網」(Teacher Portal),2005.09.26
       http://140.122.76.115/teacher.asp
    3.西文之專書、論文、網路資源等
     Gregory, Peter N. 1999. “The Vitality of Buddhism in the Sung.” In Buddhism in the
       Sung. Edited by Peter N. Gregory and Daniel A. Getz Jr.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Jan, Yün-hua. 1986. “A Study of Ta-ch’eng ch’an-men yao-lu: Its Significance and
       Problems.” Chinese Studies 8, pp. 533-547.
     Keyes, Charles F. and Daniel E. Valentine, eds. 1983. Karma: An Anthropological Inqui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owell, William F. 1986. The Record of Tung-shan. Honololo: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Woodward, F. L. and E. M. Hare, trans. 1932-1936. The Book of Gradual Sayings. 5 vols.
       Oxford: Pali Text Society.
     Dr. Fox. Emeritus Professor Elvin and Dr. Wen. Qing Demographic History. 2007.03.19,
       http://gis.sinica.edu.tw/QingDemography/.
 
 
    第二十三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
          報名表暨論文摘要
                         
                           報名日期:西元       
法名/姓名
 
性別
 
 
身分證字號
(國籍、護照號碼)
 
出生日期
西元               
聯絡電話
(市話)
(手機)
E-mail
 
通訊地址
 
戶籍地址
 
學校系所/年級
 
發表論文題目
 
論文指導教授
 □無   有:      教授,服務單位:          
所需設備
 投影機 筆記型電腦 其他(請註明:                                  )
希望邀請之講評人(無則免填)
法名/姓名
 
聯絡電話
 
通訊地址
 
E-mail
 
講評人簡介
 
 
希望邀請之主持人(無則免填)
法名/姓名
 
聯絡電話
 
通訊地址
 
E-mail
 
主持人簡介
 
 
              (請續下頁)
論文摘要(800-1,000字)
 
 
 
 
 
 
 
 
 
 
 
 
 
 
 
 
 
 
 
 
 
 
 
 
 
 
 
備註:
一、請詳填本表,以方便主辦單位處理及作業。表格若不敷使用,可自行影印。
二、請於2012510前,將本表及電子檔案寄至下列地址:
  1.紙本:A4紙本4份,寄至「10656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27010號」(請於信封外
     註明「投稿第二十三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
  2.電子檔:DOC檔及PDF檔各一份直接傳送2012buddhism.conference@gmail.com
三、如有任何問題,請來信或電話詢問:
  E-mail2012buddhism.conference@gmail.com,電話:(02)2707-5802分機202活動組。